上好“救命”课,老师先来学。为增强我校体育教研室教师在面对突发状况时的急救应对能力,确保学生在体质测试及各类体育活动中的人身安全,在副校长侯广庆与护理学院院长吕淑琴的高度重视和带领下,护理学院联合体育教研室于2024年10月15日在护理实训室共同组织开展了急救技能培训活动。
本次培训活动由护理学院的专业教师主讲,体育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培训内容涵盖了心肺复苏技能、冷热疗法应用以及止血包扎技术等重要医疗急救知识。
护理学院周文婷、李昕燃老师正在讲解心肺复苏
护理学院刘丹、肖雪老师正在讲解止血包扎
在培训活动现场,护理学院专业教师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为体育教研室全体教师详述并展示了多种常见急救场景下的应对措施,包括运动中突发晕厥、跌倒扭伤等紧急情况的处理方法以及心肺复苏、扭伤处理、止血包扎等关键急救技能。
护理学院刘诗雨、刘欣欣讲解冷热疗法
体育教研室教师进行实操演练
在理论教学环节中,护理学院的教师们澄清了一些应急急救方法中的的常见误区,深入细致地讲解了心肺复苏中的呼吸判断和按压手势的节奏与次数、急性扭伤后先冷敷后热敷以及止血包扎技术如何根据不同的出血状态进行灵活调整。特别强调了时间对于急救工作的重要性,指出在紧急情况下,时间就是生命,正确的急救措施能够为患者争取到至关重要的救治时机。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护理学院的教师们通过手把手教学,演示如何在模拟环境中迅速且有效地做出反应,实施急救措施,引导体育教研室的全体教师掌握了心肺复苏与止血包扎等关键急救技能的具体操作步骤。护理学院院长吕淑琴亲自上阵,进行了急救流程的精准演示,吕院长还特别指出,急救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不仅是职业需求,更是一种社会担当,呼吁每位教师乃至每个人都应当具备基础的急救能力,以在关键时刻能够施以援手,挽救生命。体育教研室的全体教师对此积极响应,认真模拟护理专业教师教授的每一个细节动作,并严格遵守护理学院教师的操作规范与要求。
护理学院吕淑琴院长指导操作
提升校园紧急应对及教师急救技能,是贯彻“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原则的实际行动。此次培训活动有效增强了体育教研室教师们的急救技能水平,为当前进行的大学生体质测试以及未来各类体育活动构建了一道牢固的安全保障防线。我们坚信,通过护理学院和体育教研室的共同努力,学生们将能在更加安全、无虞的环境中,积极投身于体育运动的各项活动中。我校也将进一步发挥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的专业优势,充分利用临床教学资源,持续扩展急救知识与技能的普及范围,确保紧急救护能力能够“随时待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