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产教融合,提升护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职业素养,4月7日,护理学院在闫力副院长带领下,由综合办主任牟彩瑕、副主任刘诗雨、教学秘书孙晶、教师张译元及8名学生共同组成学习小组,与吉林省肿瘤医院急诊科联合开展校企合作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以“临床实践+技能指导”为核心,组织2024级护理专业学生深入急诊科一线学习。
我校教师代表与企业教师代表合影
本次合作依托双方于2024年签署的《护理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协议》,旨在通过“理论+实践”双轨培养模式,强化学生的临床操作能力和应急处理水平。吉林省肿瘤医院作为省内专科护理领域的标杆单位,近年来在急救技能培训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果,护士长孟庆贺组建的专科化护理团队和教学资源为合作提供了坚实保障。
活动中,8名学生代表分组进入急诊科各岗位,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参与患者接诊、急救操作、病情观察等实际工作。带教老师陈光表示,通过早接触临床、多接触病例,学生能更直观地理解护理工作的专业性与责任感,这也是校企合作班的核心目标。
吉林省肿瘤医院急诊科选派多名资深护理师担任指导老师,秉持理论与实践并重原则开展指导。培训内容涵盖急救技术、高危护理操作规范及个案护理分析等模块,重点强化学生的操作精准度和临床决策能力。依托医院此前开展的“青年护士急诊急救专科技能培训”经验,模拟真实急救场景进行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等急救技能强化操作演练;通过分享“糖尿病患者深二度烫伤护理”等典型案例开展个案护理教学,引导学生运用循证护理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骆雨晴老师讲解心电监护操作
陈光老师讲解心肺复苏操作
护理学院副院长闫力在活动中强调,校企合作不仅是资源整合,更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未来将推动更多临床专家参与课程设计,实现教学与行业需求无缝对接。 学生代表于胜美表示,此次学习让我深刻体会到护理工作的专业价值,尤其是急诊科的快节奏和高要求,激励我们以更高标准提升技能。
闫力院长对学生殷切嘱咐
骆雨晴老师建立学生职业自信
吉林省肿瘤医院与护理学院为打造护理人才孵化基地,计划进一步深化合作。在共建实践教学基地方面,优化急诊科实习岗位配置,完善“双导师”制(学校教师+临床导师);在师资互聘与培训上,医院护理骨干参与学院授课,学院教师定期赴临床进修,提升教学与科研联动水平;在科研与就业联动上,推动学生参与医院专科护理课题研究,优先推荐优秀毕业生就业。
此次合作活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实践平台,也为护理教育与临床需求的深度融合树立了典范。未来,双方将继续以“健康中国”战略为引领,共同培育兼具专业能力与人文关怀的高素质护理人才。